面對央行的窗口指導,銀行大倒苦水。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中型銀行都已經上市,在銀行業整體盈利壓力增大的趨勢下,幾乎沒人愿意干“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住房金融服務專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合理配置信貸資源,有限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求。不過,記者從多家銀行獲悉,目前首套房個貸利率依舊維持在5%以上的水平,央行此次喊話究竟能有多大效果,還需時間檢驗。
銀行普遍“停貸”
“去年申請到現在還沒拿到貸款的大有人在。”21世紀不動產唐鎮門店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門店對銀行放貸流程都是控制好的,現在基本上只能等,因為銀行不放貸,看房的消費者也陸陸續續減少。”
一位大型國有銀行從事信貸審批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小部分銀行只對自己的員工實行優惠的放貸利率,對外一般都實行基準利率或上浮5%-10%,如果是事業單位或者國企員工的話,審批時間會稍短一點,但由于資金緊張,銀行方面都不是特別愿意做,一般申請周期在半年都屬于正常的。
記者在咨詢國有四大行以及部分商業銀行后獲悉,目前銀行方面信貸利率依舊維持在5%左右。不過,一位接近銀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招商銀行曾表示開放2億元額度,首套房可申請7折貸款,而利率方面則需上浮15%。
該人士告訴記者,招商銀行這項措施整體意義在于加快信貸審批,因為現在大部分銀行信貸額度很低,造成審批節奏很慢。不過,他表示,后來招商銀行方面立即取消了這個措施,理由則不得而知。
來自融360的數據顯示,在抽樣調查的35個城市中,25個城市有停貸現象,占比超70%,且停貸銀行主要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部分國有銀行也處于半停貸狀態,而此前推行的8.5折貸款優惠利率已絕跡。
2014年一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小幅走高,平均利率為6.7%,比去年12月上升0.17個百分點。
個貸是個虧本生意?
“隨著各種寶寶產品的大規模進軍,以及全民理財意識的提高,銀行原本的低成本吸儲已經變得不現實。”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而且央行方面也有意推行利率市場化,這樣一來資金借貸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這位股份制銀行負責人的觀點實際上代表了目前絕大多數銀行所面臨的問題,受利益驅動,銀行方面對房貸選擇少做或者干脆不做,“現在我們銀行房貸利率維持在20%,不然就會賠本,哪有人愿意做賠本生意。”他說。
普益財富統計顯示,今年4月,城商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圍為5.53%,股份制商業銀行為5.52%,國有控股銀行為5%。如果按照目前的6.55%的基準貸款利率,銀行的盈利空間確實很窄。
不過,即使如此,銀行業依舊是屬于人們口中的“高富帥”行業。年報顯示,在去年凈利潤最高的前十大公司中,銀行依舊占據7席,工行以2626.49億元的凈利潤穩居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而建行、農行以及中行分列二、三、四位。
一位在房地產業有10多年從業經驗的銷售員告訴記者,央行喊話能有多大效果,最終還是要看銀行自己,目前滬上受到影響最大的是高端樓盤,而剛需一直以來都存在,保證剛需買房理應是政府的責任。雖然談話會對市場心理預期有所干預,不過此前也存在央行喊話,銀行見招拆招的情況,住房信貸放寬實際影響有多大,還要進一步觀察。